怀疑发生食源性急性中毒, 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?
(通讯员 谭珺)美食是味蕾的盛宴,然而,一旦不慎摄入不洁食物,食源性急性中毒便可能悄然而至,给健康带来沉重打击。面对这种紧急情况,及时而正确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。那么,当怀疑发生食源性急性中毒时,我们应当如何行动呢?
一、催吐排毒,但需审慎行事
催吐,作为迅速排出胃内毒物的有效手段,其适用性需谨慎考量。若患者意识清晰,可指导其大量饮用接近体温的温水,每次约300至500毫升,随后利用手指、筷子等物品轻轻刺激咽后壁或舌根,以诱发呕吐反应。此过程需反复进行,直至呕吐物变得清亮为止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腐蚀性毒物(诸如强酸、强碱)中毒,或是患者已陷入昏迷、抽搐等危急状态,催吐则可能成为禁忌,以免加剧食管、气管的损伤,甚至引发窒息风险。
二、洗胃救治,争分夺秒
若催吐后症状未见缓解,且条件允许,洗胃便是下一步的紧急处理措施。洗胃的黄金时段为中毒后的6小时内,此时毒物大多仍滞留于胃中。生理盐水或2%碳酸氢钠溶液(需注意,敌百虫中毒时禁用)均可作为洗胃液。然而,洗胃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,通常需由专业人员借助洗胃设备完成。因此,家庭环境中若怀疑中毒,应在采取初步自救措施后,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洗胃。
三、留存样本,助力诊断
保留可疑食物样本,对于后续确定毒物种类及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。应将剩余的可疑食物、呕吐物、排泄物等悉数收集,置于洁净容器中,以便医院进行检测。这些样本将成为医生快速判断中毒原因的宝贵线索。
四、侧卧防窒息,急救需及时
让患者保持侧卧姿势,这一简单动作能有效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,避免窒息风险。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、心跳骤停等极端情况,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,并同时呼叫急救人员。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,务必携带好收集的样本,并尽可能详尽地向医生描述患者的中毒症状、进食情况等关键信息,以便医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。
美食虽诱人,但安全更需谨慎。面对食源性急性中毒的潜在威胁,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,掌握正确的紧急应对措施,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热点资讯
- 蒋雯丽:屡遭丈夫背叛仍不离婚,霸气反击,现在活得很自在
- 成都世运会 | 从大运到世运,成都“世界赛事名城”范儿更足_运动会_城市_体育
- 聊聊老人午睡这点事_睡眠_这是因为_心血管
- 6月13日春秋转债下跌0.65%,转股溢价率21.13%
- 望都独立储能电站正式运营 科力远全面打造绿色能源整体解决方案
- 130枚核弹镇不住场?大批印军集结于邻海时,巴总理发声感谢中国
- 买二手法拉利也能贷款?银行还帮忙验车!这辆罗马值得买吗?
- 怀疑发生食源性急性中毒, 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?
- 1月27日基金净值:中邮核心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最新净值1.273,跌2.6%
- 曙光数创北交所IPO过会 首创证券建功
